今年,在我校雕塑系的毕业设计中有这样一组作品——它以陶瓷雕塑创新为主体,结合中国古代石窟造像的造型理念与史前岩画中豪放质朴的气息,为我们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它就是出自2016级雕塑专业3班学生陈以勤之手的《人间》。
陈以勤毕设作品《人间》
“我做的是什么?”“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是创作过程中陈以勤一直在思考的两个问题。最后他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答案:“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诞生了大量极为优秀的文化遗存。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精华以获得养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与思考,并使用合适的表现材料与手法,借古开今,这样才能创作出值得审视的优秀作品来。”
当我们仔细端详《人间》这组作品时,能看到作者手指留于泥土上的痕迹,工具留下的某些塑痕以及翻模或不经意间留下的偶然性印记,能感受到作者将饱满真挚的情感融于线条之上和泥土之中,最终表现出“人”的情感、“生命”的律动,以及“灵魂”的思忖。很多人应该都会感到疑惑,这看上去拙朴但又极富生命力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陈以勤如何将思考赋予“泥土”,又如何将泥土注入“生命”?
陈以勤翻制模具
在创作初始的手稿绘制阶段中,陈以勤通过平面的绘制来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完善与成熟,也为找到一些新的感受与想法,因为每一个作品的诞生都会有它独特的思想。在真正进入实际的创作后,最开始的一些作品都受到了传统石窟造像中讲求的对称美感的影响,形制上较为整体肃穆。后来,他更加注重内在含义的表达和寻找一些意向的语言。与之前的创作手法(制作泥稿、翻模、印坯、再修改)不同,他开始尝试直接成型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泥土特性,也更加灵活自由,在造型上也开始尝试打破石窟的禁锢。
而在翻制模具时,他尽量减少模具的数量以方便日后印坯,同时在经过不断的尝试后找到石膏合适的粘稠度以及模具合适的厚度。他大部分的作品采用了印坯成型的方式,这样可以产生一些特殊而生动的肌理效果。另一些作品则使用堆塑的方式直接成型,在半干未干时进行分割、掏空、粘合和打孔。在印坯成型后,进行“二次创作”。由于印坯会使得作品的大部分细节丢失,只保留一些模糊的基础。所以要在印坯完成后立刻进行完善,这时不同于最初泥稿的制作,不再受翻模的限制可以直接再次创作细节内容。印坯还会产生一些富有生命力的肌理,这些偶然因素也会有出乎意外的效果产生。
作品《人间》局部细节
“这一系列的作品经历了近一年的思考与制作,从最开始的想法,到不同的灵感产生,经历了不少阶段的变化。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当然这些作品还有许多的问题,对于细节的把控并没有完全达到我的设想,材料的探索也不够完善,其他的一些问题也还未完全解决。但是这次创作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是非常丰富的。有制作失败时的心疼;或是灵感匮乏时的痛苦;有夏日高温下汗流浃背的辛劳;也有见到刚出窑时的作品时的那份喜悦与自豪;这些历练不单单是对我专业技术上的提升,同时也是对我生活意志的磨砺,我想这份收获是可以受用终生的。”陈以勤在毕业论文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