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otice

团情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情快讯 >> 正文

江西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1-12-21 23:14:27浏览次数:

12月17日,江西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江西省哲学学会、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江西省哲学学会原会长郭杰忠,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梅仕灿,上饶师范学院院长、省哲学学会原副会长詹世友,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银娇,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哲学学会原副会长廖晓明,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工程学院原院长、省哲学学会原副会长汪荣有及江西省哲学学会会员代表1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汪荣有主持。

会上,郭杰忠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哲学学会讲话,梅仕灿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致辞,詹世友代表第八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会议还介绍了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情况及学会章程修订情况。

郭杰忠在致辞中谨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哲学学会换届大会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哲学学会发展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之际,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隆重举行江西省哲学学会换届大会,是哲学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在上一届哲学学会的团结带领下,哲学界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骄人成绩。近些年来,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代表的省内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推动全省哲学事业发展起了带头作用。今后,哲学学会要继续发挥“纽带”作用,坚持依法办会、学术立会和活动兴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新一届哲学学会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团结带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依托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研究党的百年光辉史,特别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出更多重大标志性理论成果,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体系,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梅仕灿在致辞中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向大会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梅仕灿指出,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全球唯一一所名称以“陶瓷”为标志、学科以“陶瓷”为主轴、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硕博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发展前沿陶瓷科技、繁荣世界陶瓷艺术”的理念以及“重塑材料之强、升华艺术之优、占据文博之先、实现机电之能、各展办学之特、养足名校之气”的思路,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名校的目标坚毅前行。今天,江西省哲学学会的代表们齐聚我校,是学会的大事,也是陶大的喜事。多年来,江西省哲学学会及各位会员同志在哲学及相关领域精心耕耘,成绩斐然,对推动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繁荣全国哲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江西省哲学学会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在哲学及相关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于2011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国哲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创设了“陶冶讲堂”“思政午餐会”等思政工作品牌,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同志们将与各位领导、同仁一起,为江西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

詹世友代表省哲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作工作汇报。詹世友谈到,江西省哲学学会在省社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会活动,省内高校获批哲学一级博士授权点,同时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点,为江西省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学科平台,实现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海外课题研究实现零突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其他项目成功获批数量以及学术论文方面呈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江西哲学研究繁荣新局面;先后举行30余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取得新进展,有利地推动了江西省哲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希望学会今后继续积极将江西哲学的思想资源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加强哲学的传播与普及,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宣读了《江西省社联关于同意省哲学学会进行换届的批复》,宣读并通过了学会换届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南昌大学教授、博导廖晓明当选江西省哲学学会会长。

廖晓明作表态讲话。廖晓明代表江西省哲学学会理事会对各位会员代表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谈到,江西省哲学学会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自己也见证了江西省哲学学会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江西省哲学学会经历了许多苦难,同时也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这是哲学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作为新一代理事会领导班子成员,将与学会成员们携手努力,学习前辈们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国打造特色品牌,继续把江西省学术界做大做强,创造新的辉煌。

(编辑:潘姝珩)